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本科考试经验分享

发布时间:2024-05-15 22:39 作者:良师助学网

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导论

 

1、广义的“学前儿童”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(0-6岁)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。狭义的“学前儿童”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(3-6岁)的儿童。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。

 

2、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(整体)、有规律的(有序)、持续性(时间上的延续)的变化。

 

3、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、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、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。

 

4、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: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、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。

 

5、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:

(1)理论价值: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;

(2)实践意义: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,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,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。

 

6、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:生物性(先天遗传)与社会性(后天教养);主动(积极参与者)与被动(被动接受者);连续性和阶段性;普遍性和差异性。

 

7、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:(简答)

 

(1)从简单到复杂;

(2)从具体到抽象;

(3)从被动到主动;

(4)从零乱到成体系;

 

8、通常认为,2-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,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,5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,5-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。

 

9、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:(重点)(选择)

客观性原则(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,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,避免主观性);

发展性原则(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,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,避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);

教育性原则(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,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)。

 

10、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:横断设计(同一时间点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)、追踪设计(某一时间段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观察)、时间序列设计(将横断设计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)。

 

11、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方法:(选择)

观察法(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,最常用、最实用的研究方法。)

访谈法(又称谈话法。)

问卷法(效率高,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。)

作品分析法(是指对儿童的各种作品,如绘画、手工等进行分析研究,了解和分析儿童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方法。)

 

 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

 

1、胚胎的发展阶段:(选择)

(1)胚卵期(合子期):受精卵植入子宫,在子宫壁“着床”,大约需要2周左右;

(2)胚胎期:从植入子宫一直持续到怀孕的第8周;

(3)胎儿期:受孕第9周到分娩。

 

2、基因: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,它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组成。

 

3、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,常见的有:唐氏综合征、杜氏综合征、柯氏综合征、超雄性综合征。

 

4、致畸因素指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的因素,包括药物、烟酒及咖啡因等麻醉品、辐射、化学物质和污染等。

 

5、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亲因素包括:

(1)母亲的生育年龄

(2)母亲的疾病

(3)母亲的情绪

(4)母亲的营养

 

6、大脑单侧化指的是大脑两个半球的单侧化现象。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,左半球掌握着语言中枢、听觉中枢、动作中枢、积极情感表达中枢,而右半球则负责空间视觉中枢、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。(名词解释)

 

7、无条件反射是婴儿最早的动作。新生儿的反射可分为生存反射(有明显的适应价值,如吸吮反射、眨眼反射)和原始反射(不具有确保新生儿生存的价值,正常情况下出生后几个月就会消失,如抓握反射,游泳反射)。

 

8、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:从上到下(首尾律:最早发展的是头部动作,其次是躯干动作,最后是脚的动作)、由近及远(近远律:从躯干到四肢)、由粗到细,或由大到小(大小律:儿童先学会大肌肉、大幅度的粗动作,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)。(选择)

 

9、动作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:(简答)

(1)动作对大脑发育具有促进作用;

(2)动作使个体对外界刺激更加警觉,使感知觉精确化;

(3)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;

(4)动作改变着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模式,促进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,并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。